分类: 音乐

我想我是喜欢音乐的

  • 编曲中的TDST

    编曲中的TDST

    主和弦是这个调里面最不可能出问题的和弦,也是最稳定的一个和弦,它明确了调性,告诉了开始与结尾,他可以配这个调内的任何和弦。

    主和弦 属和弦 下属和弦为 一级 I(C-E-G) 五级 V(G-B-D) 四级 IV(F-A-C)

    以C大调举例:

    C和弦是可以配C大调的任何音,只要是C大调的音,但因为他是主和弦,我们一直配主和弦就会感觉这个音乐没有流动,太过于稳定。稳定到可以说是傻,呆呆的。就像小港的情商一样。

    属和弦就是G-B-D,属和弦给人的感觉是刺激 紧张,如果从一级到五级再回到一级,就是常见的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所以V → I 经常用来收尾。(我试了1541不好听)

    下属和弦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在百度文库搜到像是一块柔软的缓冲垫在主和弦和属和弦之间拉扯时下属空间能带来呼吸空间。披头士的《Let It Be》前奏就是经典的主到下属进行,F和弦的出现瞬间抚平了C和弦的棱角,让整首歌充满了抚慰感。(我试了1451非常好听)

  • 混音理念

    关于平衡

    • 电平平衡(根据歌曲风格 进行电平平衡 地基-重要)
    • 频率平衡(频率避让 防止遮盖)
    • 空间平衡
      1.音色和演奏方式类似的乐器可以对称摆
      2.在歌曲中承担同样功能的乐器可以对称摆

    根据功能决定声音距离的远近
    支撑性质的做近 比如(鼓)
    其他的可能要远一点 比如(铃铛)

    鼓组

    常见鼓组以听众视角

    1通鼓 右
    2通 左大概对称
    3通 大概左 不用完全100 80也可以

    踩叉大概和 3通对称 不用完全一致,混音不是搞科研

    叮叮叉 在2通和3通之间 ,比如我2通在左边40 3通80 那叮叮叉就放到60左右

    弦乐

    一般从左到右 一提 二提 中提 大提 低音提一般流行歌没有

    中间留给 人声 鼓 这些重要的

    和声

    分声部的话

    高声部 摆在最外侧 参考值:100
    中声部 靠里一点 参考值:60-70
    底声部 摆靠里 参考值:40-50

    插缝乐器

    比如小号 走旋律线,没有和他对称的乐器的时候,摆20多点就行,不抢人声就可以了

    solo吉他

    • 一种正中间
    • 一种偏一点点(比如刚刚小号偏左20,结束了solo吉他出现摆个右20,也算是一种平衡)